蕨菜

首页 » 介绍 » 特点 » 他是客观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,从小就不安
TUhjnbcbe - 2022/11/25 22:38:00

年的范长江,时年28岁。

《大公报》鼎盛时期的灵魂人物张季鸾(左)和胡政之。

范长江从成都到兰州的路线,沿途对红军长征进行了深入考察。

《中国的西北角》初版,后来加印七次,一时洛阳纸贵。

年7月出版的《塞上行》封面。

年,毛泽东和范长江亲切交谈。

年5月,日军轰炸重庆,范长江(右二)和同事在被炸毁的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办事处前合影。

毛泽东给范长江的亲笔信。

范长江(左一)考察西蒙,在额济纳与当地的图王合影。

范长江(右一)在台儿庄留影。

范长江,是中国新闻史上标志性人物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。他参与创建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的日子(年11月8日),现在成了中国记者节。

范长江作为记者的“高光时刻”,无疑是在民国报界巨擘《大公报》任职期间。那时,发生了一系列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:红军长征、日本全面侵华、西安事变……

年,范长江作为《大公报》特约记者,因发表系列通讯《中国的西北角》而声名鹊起,成为第一个客观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。在绥远、台儿庄、徐州等等抗日战场,他的战地通讯更为读者所乐读、追捧。他是第一个揭露西安事变真相的中国记者,第一个到达延安采访中共领导人的中国记者。

然而,范长江在《大公报》的记者生涯仅三年多的时间。年秋,名满全国的范长江忽然离开了《大公报》,其中缘由,成了中国新闻史上聚讼纷纭的一桩公案。

通过《大公报》记者范长江书写的文字,我们能够看到轰轰烈烈的中国历史的一个侧面;我们转回头再看书写这些文字的范长江,在民族危亡之际、社会激变之中,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。

“北漂”通讯员

范长江的记者生涯是从北京开始的。

年初,日军侵占承德,侵略魔爪伸向华北,“长城抗战”爆发。平津震动,北平各高校成立了联合抗日救国总会,去长城前线慰问抗日将士。月的《北平晨报》,连续刊发了此事的消息。其中一条写道:“北京大学前线视察慰问团范希天、张镜航等13人,由平抵张,日前晋谒傅作义……”

其中的“范希天”,就是范长江的本名。因为后来以笔名“长江”发表了最多的作品,世人皆知范长江,以致他的本名范希天倒是少有人提。

据考证,关于北大慰问团活动的一系列消息,就是范长江最早的新闻作品。在这之后不久,他就被《北平晨报》聘为驻北大特约通讯员——相当于编外记者或兼职记者。

“我由于性情好动,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。远在年时,我的一位先生就无意地说出,恐怕我将来要做新闻记者。”范长江自述的“一位先生”早就发现了他身上的新闻素质。这位“先生”为何独具慧眼已经无法考证,但范长江“性情好动”肯定是这个精准预言的判断依据之一。

考察范长江的生平履历就能看出,他从小就不是一个“安分”的人。

范长江出生于年的四川内江。在内江县立中学读书时,时逢大革命,范长江成了学校中热衷革命活动的积极分子。家人将他转学到教会中学。范长江不堪压抑,跑到重庆准备报考黄埔军校,未果,转而投考了另一所革命学校——中法大学重庆分校。在这所学校,他又是学生运动骨干,一次游行集会遭到四川军阀刘湘血腥镇压,死伤数百人。负伤的范长江在亲戚掩护下躲过了抓捕。

范长江离开重庆,前往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,在年7月加入了北伐军的学兵营,随后开往南昌。这营学生兵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,军长是贺龙。于是,当兵还不到一个月的学生兵范长江,就参与了南昌起义。

南昌起义,是人民军队的起点,走出了一大批共和国将帅。而学生兵范长江的从军之路却就此终止了。那年,范长江18岁,胸怀大志,满腔爱国热情,拥护革命,却不理解革命,对中国共产党还一无所知,甚至不知道南昌起义的领导者究竟是谁。民族、国家和自己,都是前路迷茫。

南昌起义的部队在南下广州的路上被打散,范长江流落到汕头。一年多近乎流浪的漂泊之后,范长江进入南京中央党务学校学习。这是一所国民党培养党务和行政干部的专门学校,招生很宽泛,中学以上学历就成,食宿学费全免。学校的课程倒也齐全,范长江很是下功夫,踏踏实实念了两年书——这大概是青年范长江少有的“安分”时期。如果范长江就此“安分”下来,他的“出路”,就是毕业后在国民党政府中谋个差使。那样的话,就没有名动中国的记者范长江了,只剩某个叫范希天的或大或小官僚。

就在范长江还有半年就要毕业的时候,年,九一八事变爆发,国民党政权的不抵抗政策,让东北国土沦陷。举国激愤,南京中央党务学校却在校方严控之下,一片寂静。

南京中央党务学校两年多的学习并没有解决范长江的迷茫,坐视国土沦陷的冷血更令人心寒。趁着一个周末,在同学的帮助掩护下,范长江溜出了这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。

去哪里呢?范长江选择了北平。这里是全国文化中心,五四运动、新文化运动的中心,各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。范长江的目标是进北大。

然而,对身无长物的范长江来说,“居北平,大不易”。为维持生计,他做过剪贴词条的临时工,在早点摊送豆浆……都是勉强糊口的营生。他租住在北大旁沙滩的公寓,房租花去了大部分收入,省钱只能从嘴里:早餐不吃,午餐大饼就开水,晚餐大饼加一碗豆腐脑,每天一角三分。有一天嘴馋,买了四分钱的花生米,结果在日记中对自己好一顿埋怨。

范长江后来回忆自己涉足新闻活动的缘由:“经济压迫也是逼着我冒险投稿的一个原因。”

考取北大,并非易事,幸而北大学长、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罗家伦是当时南京中央党务学校的教务长,一直欣赏范长江,寄来了成绩单和肄业证明,这才让他能如愿进了北大哲学系。

在北大学习了两年后,因为北京大学前线视察慰问团的系列消息,让范长江成了《北平晨报》的特约通讯员。从年12月开始,署名“长江”的新闻报道开始发表在《北平晨报》上。

至于范长江为什么用这个笔名,说法不一,此前他还用过“可”“蓬”等,用意也不为人所知。不过,最开始署名“长江”的那组报道,让范长江亲身感受到了新闻的价值和力量。

当时正值北大学生与国民军训会发生冲突,演变成了持续九天的北大军训风潮。范长江围绕这一事件连续写了多篇报道,社会反响很大。结果惹恼了国民军训会,致函《北平晨报》,指责报道“查与事实上悖谬殊多”,要求报社更正道歉。

《北平晨报》毫不示弱,把国民军训会的信登在报纸上,同时配了“回复”:“查本报登载新闻,向不敢不详慎采择,至上次军训风潮,奈事实不许不登,本报唯有深盼是否不再发生此项事实尔。”

从此之后,“长江”的笔名固定下来,成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个闪光的名字。

“两个问题一起研究”

范长江的才干很快在报纸上有了影响。不但《北平晨报》和另外几家北平的报纸,都聘任他做通讯员,天津的《益世报》也找上门来,稿费每个月能收入七八元。同是天津的《大公报》发现了此事,报社北平办事处主任杨士焯立即出马,以双倍稿酬约他独家供稿。

《大公报》总经理胡政之到北平,抽时间亲自对范长江进行了考察,之后对杨士焯说:“此人才华很高。”不过,胡政之同时留下了一个同样精准的预言:“恐将来不易掌握。”

范长江,最终确实成了《大公报》不能“掌握”的记者。

确切地说,范长江此时还不是《大公报》的记者,仍然是没有工资、只付稿费的“特约通讯员”。他之所以选择《大公报》独家投稿,除了稿酬优厚之外,还在于他心心念念的西部考察计划终于得到了报社支持。

九一八事变之后,东北沦陷,华北岌岌可危。面对日寇步步紧逼,国民政府不得不考虑巩固后方,提出了“开发西北计划”,国内兴起了一股西北考察热,“开发西北”往往与“救亡图存”并提。

范长江对西部考察的热情也是出于对国家战略的关心。他曾发起“中国青年西部考察团”,惜乎应者寥寥。成为几家报纸的通讯员后,范长江又拟订了徒步考察西部的详细计划,结果没有哪家报社愿意支持。

这也难怪,日本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,国民政府的“开发西北计划”未见落实。中国有太多的重大事件要比西北考察更引人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他是客观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人,从小就不安